肌肉记忆与运动记忆

admin 125 0

—肌肉有记忆吗?

—没有。

(本篇完)

某些行为,

包括但不仅限于运动技巧,

在我们学会并且重复很多很多次后,

身体能够不经计算、思考就执行出这些行为。

比如,

不用看键盘就可以打字,

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,

一片漆黑的情况中也可以掏兜摸出钥匙拧开自己家的门锁。

……

又比如,

一个50多岁的老人,

在十几岁的时候经常打乒乓球并且达到了较高水平,

即便中途几十年没有继续打球,

当他再次拿起球拍的时候还是可以轻易打败一个乒乓球菜鸟。

这类现象,

展开全文

有人叫它“肌肉记忆”。

也许若干年前的一本书、一首歌、一场电影会被忘记,

但“肌肉记忆”几乎不会被遗忘。

这篇就说这种现象。

肌肉的事归脑子管

首先明确,肌肉没有“记忆”的功能,一切运动行为的学习与使用都是脑的功能。

某个动作能被记住,是因为大脑纪录了之前执行这个动作时的所有信息。

所有信息是指:

完成这个动作时,每根肌纤维、每个肌梭需要多大强度的神经元放电,每块肌肉需要收缩多长的距离,使关节折叠到多大幅度,才能刚好满足主观意识的运动需求。

我们假设大脑支配每一个肌梭都需要一个单独的指令,支配所有肌群时,指令的量级就是个天文数字,只有当这些数据彼此的协调性刚刚好满足了主观意识的运动需求,大脑才会将这些数据认为是“正确的数据”,在所有数据达到正确之前,大脑会不断的尝试每一个单独的指令变量,直到指令符合预期。

当“正确的数据”积累充分,大脑会将这些单独的数据整合在一起,做成一个“数据包”,再次执行相同动作的时候,只要重复执行这个数据包里的所有指令就可以了。

比如此时此刻你的鼻头痒了,你想蹭蹭鼻头,肩关节与肘关节通过刚刚好的折叠幅度把手送到了鼻子前方,手指与手腕使用刚刚好的力度在鼻头位置产生摩擦力,几个关节用刚刚好的摆动频率解除了“痒”的感觉。

这一系列刚刚好的运动,都是建立在以往经过多次执行相同动作时,身体储存的所有正确信息数据。

在上面的例子中,你甚至可以试着闭上眼睛,用手指去碰触一下鼻头,依然很容易刚刚好的用手指碰到鼻子,但假设你要做一个大脑在之前没有任何数据储备的行为呢?

我们来一起玩一下:

首先把这段文字看明白,然后再闭眼执行。

闭上眼睛,伸出双臂,

左手伸出大拇指,右臂屈肘90°。

用左手大拇指去碰触一下右手肘上的那个“硬肘尖”。

你会发现不太容易一下就碰得很准。

(如果你一下就碰的很精准,我更想知道你平常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动作。)

当大脑缺乏以往经验的时候,运动执行就不精准,但每一次重复这个动作,大脑都会收集更多正确数据,错误的指令会被正确的指令覆盖,重复次数足够多了,全部都是正确的指令时,大脑就会把正确的指令变成“数据包”,一旦正确的“数据包”形成,执行上面这个奇怪的动作,就可以像手摸鼻子一样精准了。

所以,摸鼻子之所以精准并且不需要计算、思考,是因为大脑确实没有计算思考,它只是把之前的一个“数据包”直接放到了“执行区”。

也是因为这样的机制,让我们以为这些动作不加思考就能完成是因为“被肌肉记住了”。

脑子笑而不语。

既然记忆都是脑子负责,那为什么我记不住明天考试要背的内容,却能记住N年前学会的乐器、学过的运动呢?

因为信息的时效性。

能否更长久的记住,区别不在于是运动记忆还是抽象记忆。

登录账号,需要输入4位的短信验证码,输入完后的几秒钟就不记得了,

自己手机号的13位数字,哪怕换过号了,还能轻松回忆起来,

因为电话号码相对于验证码来说,有效性更长。

一个长期不需要修改但一直正确有效的事物,我们可以清楚的记一辈子,

比如汉语拼音,ā ō ē ī ū ǖ(粤语区的朋友请换成ä ë ï ö ü m̈ n̈g)

比如十二生肖,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,

比如数数(shǔ shù),1 2 3 4 5 6 7 8 9 10,

比如乘法口诀,6 6 36、7 7 49、8 8 64,

……

因为正确,所以不需要反复改动,

因为有效,所以能够被经常使用。

这类信息就会被更好的保存在记忆中,

而运动的支配功能,可能是贯穿整个人生,

最长期、有效的东西了。

各中运动中对于身体的控制,和日常生活中对身体的控制没什么不同,

为了达成运动目标而形成的运动,比日常生活的更复杂,

所以在运动中所积累的信息数据,也比日常生活中积累到的更全面,

能够形成更优的数据包,数据包一旦形成,

会覆盖日常生活中的同类行为运动。

比如

练过体操、舞蹈、武术的人,正常走路时重心也会更稳,关节之间也会更协调,所谓的“看身段就知道练过点儿什么”。

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执行更优的数据包,也就是在反复的使用这一整套的数据,所以不容易被遗忘。

另外,

一套数据包往往不够用,比如我弹吉他,自己的吉他用“顺手”了,每个音就都可以按得准,当我换了一把吉他时,就不得不重新适应一下新吉他的“手感”。

如果我同时拥有两把吉他,我就会建立两套数据包,

如果我有了新的吉他后,旧的就送人了,旧数据包就会逐渐被废弃、覆盖。

脑子和身体原本不熟

有运动健身经历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,在执行别人示范的某个动作时,心里完全清楚动作的流程,发力点在哪了,但是自己却不能做出一样的动作。

还有一些类似的情况比如:

唱歌跑调,

站不稳,

抓、握、端、持时会抖动等等。

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原本不熟悉,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,大脑需要逐渐建立对于身体的支配,如果从小到大,你的生活经历中有些感官从来没有被刺激或调动过,在长大后大脑依然不能顺畅的调动他们,

而这个建立的过程,是从很小很小的婴幼儿时期开始的。

一个不会开挖掘机的人,坐在一辆挖掘机里,

他希望操纵挖掘机,但是不知道每个拉杆、按钮、开关都是干什么用的,

他就只能试着扳动、激活不同的部件,然后观察挖掘机会产生什么实际效果。

当他尝试了每一个操纵部件,并记录下操作部件所对应的挖掘机实际效果时,

他就逐渐的摸索出怎么开挖掘机了。

在这个例子中,不会开挖掘机的人就是婴幼儿的大脑,挖掘机就是他的身体。

不断尝试操作部件的过程,就是大脑逐渐学习怎么操纵身体的过程。

我记得在我还是个幼儿的时候,我的身边总是摆着一些玩具。

那时候不管是父母、亲戚还是邻居,当他们想要哄我玩的时候,都会抓起一个色彩鲜艳,摇动起来可以发出悦耳声响的东西,一边摇晃一边跟我说:来拿这个。

我的床边、床头也摆着很多类似的东西,比如下图这个暴露年龄的发条转铃。

现在的幼儿玩具和我那个时候差的也不多,都是些色彩鲜艳,形状各异,可以发出声响的东西。为什么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,甚至不同国家的家长都热衷于给自己的孩子置办这类的玩具呢?

科学的解释是,在婴幼儿阶段孩子的大脑是学习能力最强,最容易塑造的阶段,让孩子识别不同的材质、形状、声音、颜色,甚至感受不同结构之间的摩擦力、重力、弹性、惯性,都有助于孩子更快的建立对环境识别与互动的能力。

刺激越全面,婴幼儿的感官认知也越全面,缺乏某种刺激就会导致婴幼儿始终无法学会相关的技巧。

一个例子

我曾经就见过一个孩子,大概是因为幼儿时期家长从小就没让她接触过任何玩具,一次她家长带她来我家玩,已经三岁的她,还不能理解拼图的规则。像下图这种卡通拼图,她抠出来一块,在手中摆弄两下后想要塞回去,发现塞不回去了。

因为在手中摆弄的过程中,拼图发生了旋转,直接放回去会导致轮廓不相吻合,但是她不知道怎么旋转才能使拼图块重新和轮廓吻合,大脑没有形状结构的概念。

经历这个事件的时候我已经是个十几岁的大孩子了,我一直跟她说着:你把拼图转一下。她依然无法理解。

那个时候,只有十几岁大的我感慨的和我妈说:看来从小多玩玩具真的是有好处啊。

另一个例子

出生在海边的小孩,从小有过光着脚在沙滩上玩耍的经历,五个脚趾可以展开,可以在站姿状态下通过脚趾稳定足部。

不局限于海滩,小时候光着脚在地上跑过的孩子都可以更早的学会这种技巧。

有些从小没有光着脚在地上跑的经历的人,从一开始学习走路就穿着鞋,那他的脚趾就很有可能不会做出展开五趾的动作,大脑也不会分配各个脚趾在站姿中参与稳定。

运动模式

上面两个章节讲的这一系列废话,可以用一个词描述,运动模式。

运动模式:身体在执行指令时,调动身体的默认习惯。

为了达到同一个运动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运动模式,

比如同样是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,有人弯腰捡,有人屈髋捡,有人下蹲捡,

比如同样是跑步,有人大腿摆动幅度大,有人小腿摆动幅度大,有人晃脖子,有人甩屁股。

不管好不好看,正不正确,都是执行者的运动模式。

而主动执行和默认习惯不符合的动作,我们可以称之为“练习”,通过不断的练习,可以积累执行特定动作时的正确信息,我们可以称之为“熟练度”。

再讲熟练度之前,有必要先说清楚一件事:

脑功能

大脑有专门的功能分区负责运动神经支配,脑功能分区坏了,运动功能存在的前提就没了,所以正常的运动功能建立在脑子正常的前提下。

一些脑功能损伤会直接导致行为无法控制,比如

下肢僵直(小脑前叶受损)

四肢震颤、肌肉不能正常发力(小脑中叶受损)

躯干不稳定(小脑绒球小结叶受损)

熟练度

肌肉记忆与运动记忆-第1张图片-678体育知识

在脑子正常的前提下(字面意思),大脑通过不断重复特定目的的动作,积累正确信息,当正确信息足够全面时,形成运动模式,信息是否正确,是由主观意识评判的。

比如:

我想喝水,主观意识的需求是让水流进嘴里,口腔再将水咽下去,只要满足了我的需求,大脑就会认定这次执行时发的指令正确。

如果我在喝水的时候讲水洒在了身上,或者灌进了鼻子里,大脑会认定是错误。

当我咽下水的时候,顺利吞咽认定为正确,没咽好呛到了,认定为错误。

执行任务失败会向大脑反馈“当前发出的信息不正确”,这次动作中的信息数据就不会记入运动模式。想想看小孩子吃饭时把勺子杵进鼻子里,喝奶时呛到奶,都是指令不熟练的表现。

放在身体其他部位也是一样,有一些手指上的小游戏,比如“一枪打四个”、“一边倒”这类游戏,在最开始尝试去做的时候,可能会感觉手不听使唤,或者读绕口令,读着读着舌头就“打结”了,手不听使唤、舌头打结都是错误反馈。

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,手指游戏或是绕口令,都可以变得非常流畅,这是身体对于执行这个指令的控制变精确了,也就是所谓的“熟能生巧”,熟练了。

操纵工具

大脑控制身体

大脑控制身体使用工具,

没什么不同。

操作剪刀剪纸,操作针线绣花,操作球拍打球,操作大型机械重工,操作数码产品中的虚拟角色,都和操作身体是同样的机制,都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而获得熟练度。

比如

现在的手机游戏中,有敏捷跑酷类的游戏,经过长时间的练习,大脑从思考、计算、判断并做出反应,逐渐变成直接通过“数据包”指令完成操作,所需要的时间就更少。

不管是什么领域,熟练度的提升都会帮你更熟练的完成动作。

更改运动模式

现代科学的总结归纳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,总结出了每关节生理结构,活动范围、运动功能,有哪些是可以经常承担运动负荷的,有哪些是应该尽量避免大幅度运动或高负重的。

在这套科学体系下,人们又总结出了一个个所谓“正确运动模式”,

比如

用收下吧低头,不用伸脖子低头,

折叠髋关节弯腰,不折叠腰椎弯腰,

用腰部肌肉承担上身体重,不用脊柱刚性承担上身体重,

等等等。

如果你系统了解过健身,以及一些动作的执行标准,你会发现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发力控制是让人感觉非常别扭,非常难受的。

这些看似反人类的动作要求,其实是在按照被总结出更科学,更安全的方式,去改善运动模式。

当身体在一次一次的错误反馈中,逐渐用新的动作要求覆盖了原有的信息数据,运动模式就会被渐渐修改,当身体的运动模式渐渐替换成更正确的运动模式后,身体在运动中发生损伤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,日常生活中的姿态也会变得更好保持了。

当你觉得某些技巧,实在是难以掌握的时候,

精确控制、严格执行,

练习个10000次吧。

肌肉记忆与运动记忆-第2张图片-678体育知识

一个花键视频,

不到三分钟,

看了可能会更好的理解,

什么叫

运动模式,

熟练度。

视频信息见视频内文字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

请先 登录 再评论,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